党委教师工作部
返回目录

北地先锋

2021年“北地先锋”十佳教育工作者——刘少峰

发布: 发布时间:2021-09-08 阅读次数:111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度“北地先锋”十佳教育工作者——刘少峰



刘少峰,男,汉族,1959 年10 月出生,湖北省武穴市人。1976 年11月参加工作,1997 年12 月进入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工作。1982年1月、1989年和1994年分别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加州理工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和盆地分析研究。1993年获原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我校“十五”先进科工作者(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Basin Research》和《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等期刊编委。


潜心地质学研究,践行科学家精神


刘少峰教授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与沉积学教研工作,致力盆山耦合机制与动力学研究,在盆地地幔动力成因和板幔耦合过程模拟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为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国际地学界的赞誉。


一、发现前陆盆地新的成因机制,破解国际前沿科学问题

北美西部内陆盆地是经典前陆盆地和热点研究地区,地学界传统认为该盆地成因是逆冲负载和盆地沉积负载作用下形成的挠曲沉降。但这种挠曲沉降机制难以解释盆地总沉降,探寻新的盆地成因机制是当时地学界致力破解的科学难题。2001年,刘少峰教授在美国怀俄明大学做访问学者,与Dag Nummedal等教授合作,开展“北美西部内陆盆地可能存在新的沉降机制”的研究。他通过查阅资料、野外调查、解译地震和测井数据、自学编程。最后运用自己开发的前陆盆地沉降分离技术,首次从盆地总沉降中定量地分离出由俯冲于北美深部地幔的大洋板片诱发的动力沉降,提出了地幔动力控制该类盆地形成的新机制。论证了北美西部内陆盆地动力沉降中心向东迁移与法拉隆板片向东俯冲同步;为利用地层资料研究板块俯冲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该项研究成果于2004年和2011年在《Geology》上发表,并被Rev Geophys、Nat Geosci等重要期刊和4本国外专著引用;成为国际盆地分析相关课程的讲授资料和推荐参考文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Michael Gurnis教授团队将该成果引用至他们的模拟中,成功地重建了东太平洋已消失的法拉隆板块,发表于Science等期刊,进一步证明了刘少峰教授提出的盆地地幔动力成因理论的正确性。

该成果的发表,带动了新一轮弧后前陆盆地深部地幔动力成因研究,并在国际上促进了地幔动力与动力地形耦合这一前沿研究领域的形成。该领域被美国基金会确定为21世纪大地构造研究的重大挑战。刘少峰教授作为一个中国本土学者,破解了西方学者所关注而又没有解决的科学难题,提升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关注领域研究中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二、历经40余年的科学探索,形成了盆山耦合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

在传统的地质学研究中,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更多的面向“山”,沉积学则更多的是面向“盆”,两者具有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较少将盆-山作为一个统一的对象进行系统研究。此外,地学界仅强调盆山系统在岩石圈层圈的耦合,忽略深部地幔动力作用。刘少峰教授率先将盆地与造山带结合、构造地质学与沉积学结合,开展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盆山耦合机制研究,探索盆山系统中构造变形、深部地幔动力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和沉积作用对构造作用、动力沉降的响应关系与动力机制;探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板缘构造动力及其在陆内的传递机制;形成了完整的盆山耦合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为发展大陆动力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少峰教授分别在北美西部、秦岭-大别山及邻区、青藏东北缘和华北克拉通等地区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在EPSL、Tectonics、Geol Soc Am Bull、Basin Res上发表,并被Science、Rev Geophys、Geology、Earth Planet Sci Lett等重要期刊引用。还被加拿大著名沉积学家Andrew D. Miall院士写入他主编的两本英文教科书。欧洲科学院院长Cloetingh院士等在Science文章中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瞄准学科前沿,实现地球动力学研究创新

随着在盆山关系和地幔动力驱动的地表地形响应研究的不断深入,刘少峰教授发现深部地幔活动、板块运动、地壳变形和地表地形演变之间存在着互馈关系。通过追踪国际研究最新进展,潜心专注地幔动力学、可变形板块重建和地球动力学模拟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大地构造学、地球物理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实现了学术生涯中的再次学科跨越和创新。 

东亚陆缘具有复杂的板块俯冲和变形历史,刘少峰教授首次定量重建了该地区侏罗纪以来变形场、板块运动场和俯冲历史;开展时空四维板块-地幔耦合过程模拟,论证了东亚深部地幔过渡带独特的水平板片结构的成因及水平板片俯冲对东亚陆缘动力地形演化及低海拔平坦地形形成的控制。

研究成果发表于Earth-Sci Rev、Basin Rese、Geophys Res Lett、J Geophys Res-Sol Ea、Tectonics、Earth Planet Sci Lett等期刊,并被Nature、Sci Adv、EPSL、Geophys Res Lett等期刊引用。澳大利亚Müller院士将东北亚板块构造和变形重建成果收入新一代全球板块构造模型中,向世界公开发布和合作发表,并充分肯定了该成果的重要科学意义。


四、教书育人,潜心研究,践行科学家精神

刘少峰教授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主讲了12门课程;与杨伦教授、王家生教授于1998 年共同主编的教材《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多次再版,仍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使用;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多名博士生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工作,成为教学科研骨干;有的学生已经是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际重要期刊Tectonics副主编。

刘少峰教授先后主持重点基金项目3项,面上项目5项和多项其他各类项目。长期与国际知名学校的Dag Nummedal、Michael Gurnis等教授合作,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担任了《中国科学:地球科学》、《Basin Res》等期刊编委。以第一作者名义在Geology(2篇)、Earth Planet Sci Lett、Tectonics(2篇)、Basin Res (4篇)、Earth-Sci Rev、Geol Soc Am Bull和J Geophys Res-Sol Ea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4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少峰教授的教学科研之路始终贯穿着吃苦耐劳、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勇攀高峰。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学习与探索,坚韧地面对各种困难,在孤独中体会研究的快乐,在失败中坚定成功的信念,不为名利而研究,不为荣誉而探索,使自己最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