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教师工作部
返回目录

北地先锋

2022年“北地先锋”十佳教育工作者——邹长春

发布: 发布时间:2022-09-30 阅读次数:134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 年度 “北地先锋”十佳教育工作者 ——邹长春

邹长春,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10月进入我校工作,现任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担任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EAGE)中国分会理事,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与矿山装备分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航空航天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固体矿产测井专家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学报》、《地球学报》、《测井技术》、《勘察科学技术》编委。


当好大先生 建功新时代


一、勇担使命 引领示范

邹长春教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教育初心,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长期坚持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始终以时代楷模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怀“国之大者”,立志做大先生、潜心做大学问、努力育大英才,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2021年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前夕,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他深受感动,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信心,做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国者,筚路蓝缕的奉献者,一马当先的先行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攀登者。

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的负责人,他牢记总书记对教师的嘱托,以百倍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扛起引领示范的重任,为培养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思政育人 春风化雨

邹长春教授在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让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他主讲的课程《地球物理测井》,是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热爱专业、地大品格、服务首都、地质报国和黄大年精神等,深挖课程蕴含的核心思政要素,以启发式、研讨式、穿插式教学方式,“如糖融水、如盐入味”,让专业课程更有味道,育人达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022年,《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他本人被认定为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课程教学团队被认定为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他常常勉励同学们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希望他们有高远的理想,把自己置于国家的坐标系中,用地球物理人高超的探测本领,找准自己正确的位置。2022年5月25日《光明日报》邀请他畅谈“如何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此进行了报道。

三、潜心教学 追求卓越

邹长春教授潜心教学,长期承担着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近5年承担的教学课程包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导论》《地球物理测井与解释》《地球物理测井》《测井资料解释课程设计》《勘查地球物理应用》《岩石物理学》《现代地球物理学进展》。

他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2020年组织申报地球物理学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申报国内首个智能地球探测专业,均成功获批。先后主持和承担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北京市教育改革项目等10余项;出版教材4部,并担任“勘查技术与工程和地球物理学专业创新实践系列教材”编委会主任(一套7本);主编的《地球物理测井教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2022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他以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以“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为指导思想,培养出一批学生荣获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培计划”成果认定、北京市优秀毕业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等称号,成为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顶梁柱。

四、教研相长 开拓创新

邹长春教授秉承“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育人理念,瞄准地球科学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

他致力于将岩石物理学、地球物理测井和井中地球物理等方法技术运用于深地探测和深海探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多年来一直站在科学钻探研究的前沿,先后承担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和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科研任务,成为我国科学钻探测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

2014~2018年,主持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松科2井的测井工程,顺利完成了测井数据采集任务,记录到井底温度241℃,是迄今我国最高温度测井记录,并在松辽盆地深部资源和古气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邹长春教授又将目光投向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研究。2018年,作为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队员前往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合同区,现场考察分析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特点、深海勘探设备的使用环境;《科技日报》专版报道了邹长春教授西南印度洋科考事迹。2021年,团队再度前往印度洋,带着自主研发的深海自容式组合测井仪成功开展试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洋脊热液区开展自容式测井。

五、携手奋进 筑梦前行

作为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邹长春教授通过老中青传帮带引航大力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带动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崭露头角。团队教师们立志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当无愧于新时代的大先生,育地球物理领域的大英才。2021年团队成员李传辉副教授夺得第三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特等奖。

团队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地球物理学”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一流专业建设、“智能地球探测”专业建设和新工科建设,瞄准“深地、深海、深空”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基础研究、矿产资源勘查、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及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等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不断攻克地球物理探测难题,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